热搜词:

金融“活水”浇灌产业小镇!山东“镇银企”对接出真招见实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季明智

一场金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3月27日,第二届山东省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重点项目推介暨镇银企对接活动在济南举行。活动现场,山东省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100个试点镇的代表、金融机构及企业负责人等400多人齐聚一堂,共谋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这场“镇银企”联动的盛会,不仅破解了长期困扰小城镇发展的融资难题,更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产业沃土,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邹城市太平镇山东龙实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3万吨高端环保新材料项目在活动现场进行了推介,期望能获得商业银行的长期低息贷款支持,助力项目稳步推进。在活动现场,工商银行工作人员直接“坐镇”洽谈区,针对项目特点推荐了相应的金融产品,仅半天便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银行现场对接省去了一些流程,匹配到合适的资金后,项目很快就能实现成果转化!”邹城市太平镇镇长段绍洲信心满满。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东分行产业客户处副处长李玉玲说:“本届活动项目质量显著提升,都非常的实,70%——80%的项目符合我行支持标准。”她透露,活动结束后,所有项目资料已同步至全省支行,确保“一对一”跟踪服务。这种“精准滴灌”模式成效立竿见影:沂水传统村落保护开发等4个项目现场签约,有的已经进入到实质性的审批流程阶段,其余项目也在有序推进。

多元业态齐绽放活力足

小镇成乡村振兴主战场

从高端制造到绿色食品,从文旅康养到数字经济,山东小城镇的产业版图正加速扩容,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在青岛,泊里镇凭借“港产城融合”战略,成为全省镇域经济的“领头羊”。2023年,该镇规上工业企业产值突破655亿元,冶金化工、海洋装备、新能源等产业齐头并进。在数字经济方面,泊里镇同样表现抢眼。发挥通过引进国内B2B领域头部企业,投资5.8亿元建成了全市首家乡村振兴数字贸易品创园,年贸易额达到了8000万元。

菏泽沙土镇则依托“一粒瓜子”蹚出乡村振兴新路。镇内500余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形成果蔬、预制菜等多个产业集群,年产值超百亿元。裕鲁集团打造的“沙土瓜子”品牌畅销全国,带动周边1.5万余农户增收。让小镇居民、村民真真切切感受到特色产业带来的生活变化。

有的聚焦提服务,加大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如德州市陵城区糜镇推介的陵城区东部片区污水治理项目,建成后可使社区管网系统完善,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巨野县龙堌镇推介的基础设施配套及兴龙街提升改造工程项目将实施驻地排水管网铺设,兴龙街路面改造及沿街墙面门头提升等工程,改善小镇居住环境。

有的聚焦惠民生,打造小公园、小广场,提升镇区品质。如济南市平阴县孔村镇推介的驻地形象提升项目,将新建杏坛公园、福禄河公园,并对镇驻地部分道路进行雨污分流,配建停车场(位)等,提升驻地整体环境。临沂市临沭县青云镇推介的新型城镇化提升项目的建设内容就包括建设邻里中心、社区医院、幼儿园、社区老年服务中心、湿地公园等。

“去年3月,我们就在活动中成功对接到了银行,这次活动,我们也很有信心。”淄博市博山区域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房磊说。在去年的推介会上,房磊所在的淄博市博山区域城镇带来的推介项目是博山区机电产业园项目。那时,项目虽然已经完成了一期用地的出让工作,但是4.8亿元的贷款,放在域城镇,不是一件容易办的事。然而,事情在2024年3月,因为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举办的一次对接活动,有了转机。推介会上,他们就立马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几家金融机构建立了联系。最终,会后4个月,中国人民银行对园区整体授信4亿元,并实现逐步放款。

据了解,去年全省各金融机构已为包括试点镇在内的112个小城镇的重点项目提供授信338亿元,为110个项目发放贷款157亿元,实现了金融、企业和小城镇的精准对接、多方共赢。

金融赋能再升级

绘就城乡融合新画卷

活动压轴环节,多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

临朐县寺头镇亿佳年产1万吨无添加山楂棒棒糖项目、东平县老湖镇污水治理工程,嘉祥县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项目、沂水县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项目、招远市省级传统村落(传统民居)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项目分别与中国建设银行临朐支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东平县支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嘉祥县支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沂水县支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招远市支行进行了银企签约。

此次活动让山东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愈发清晰。金融“活水”的持续注入,让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业态崛起、城乡差距缩小。如今,齐鲁大地上,一座座小镇正从“县域经济短板”蜕变为“乡村振兴引擎”,书写着“小而美”“专而精”“活而新”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