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外长,突访巴基斯坦
文︱陆弃
5月5日,一则看似外交礼仪的访问行程在动荡的南亚地缘格局中投下重磅信号。伊朗外长阿巴斯·阿拉格齐造访巴基斯坦,成为克什米尔地区上月发生游客遭袭事件以来首位登场的外部政要,试图在印巴紧张关系持续升级的关头,扮演“调解人”的角色。
乍一看,这是一场合乎外交常规的“善意出访”,但剥去表层的热情欢迎与和平措辞,背后却隐藏着伊朗谋求地区影响力再平衡的新一轮布局,以及南亚地缘政治板块或将出现的又一次松动。
此时此刻,伊朗主动介入印巴局势,不仅是“中东调停者”角色的一次试水,更是对自身战略困局的一次反向突围。伊朗既不处于印巴冲突的直接利益链条中,也不拥有传统意义上调解南亚事务的优势话语权,但它依然选择出手。为何?
第一层动机显而易见,为抢夺“地区话语权”。当前,随着沙特与伊朗在中国斡旋下恢复外交关系,德黑兰正在积极重塑其“地区和平推动者”的新形象。在中东正值博弈缓和、焦点外移的背景下,伊朗将目光转向东边,南亚正好成为其试图突破区域围堵、展示大国身份的跳板。
第二层考虑则更深。克什米尔袭击事件不仅触发印巴新一轮敌意升级,也直接影响到伊朗自身在巴基斯坦西部俾路支地区的边境安全与什叶派安全议题。换言之,伊朗出面“调停”并非全然无利害关系,而是在确保其东部安全缓冲带不被外溢冲突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