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伤学生的紫外线消毒灯,被忽视的教室安全隐患
黑板上方的灯管,亮着淡淡的蓝紫色光,3月3日,郑州市金水区艺术小学金科校区四年级一班教室里,紫外线消毒灯正在工作,课程照常开展。
有学生回忆,紫外线灯是在当天早上师生们升国旗的时候突然亮起的,那也是自己第一次见到那束未知的光芒。但事后,学校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有学生说紫外线灯可能是中午前后开的。
3日晚,一些走读生向家长反映眼睛不舒服,有的家长以为是孩子玩手机或者不想上学的缘故。4日早,班级群里炸开了锅,不少学生出现了视力不清、眼睛疼痛、眼皮损伤、脸肿等症状。
班主任通过群聊告知家长:初步排查判断,应为紫外线灯自动控制开关故障所致,学校已启动紧急应急预案,家长无法接走的(学生),学校将安排专人带学生就医。
紫外线消毒灯致伤学生并非个案,据此前报道,汕尾、杭州、天津、太原等地的小学或幼儿园都出现过类似事故。学校为何要在教室里安装紫外线灯?这是必要的消毒之举吗?
当紫外线消毒灯逐渐成为校园消毒的“普遍方式”,有医疗界人士公开呼吁,各类机构和学校应尽快拆除教学、活动区域的固定式紫外线灯。
朵朵的超声检查报告单。受访者供图
进入教室的紫外线灯
上述学校负责人谈道,前几年,学校为消杀病毒安装了紫外线消毒灯,且消杀都是晚上教室内没人才进行。
根据《紫外线消毒器卫生要求(GB28235-2020)》定义,紫外线灯是直接利用紫外线达到消毒目的的特种电光源,紫外线消毒即利用病原微生物吸收波长在200nm~280nm之间的紫外线能量后,其遗传物质发生突变导致细胞不再分裂繁殖,达到杀灭病原微生物目的的消毒方式。
综合公开报道和相关规定,紫外线消毒灯在校园有着比较广泛的使用,天津、甘肃、河南、山东、山西、四川、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等多地的中小学、幼儿园和托管机构都有安装紫外线灯的情况。
杀菌消毒和预防传染病是其进入教室的主要原因。新冠疫情后,紫外线灯成为更多学校教室的消毒选择。广东省《学校和托幼机构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卫生清洁消毒指引(第三版)》写明,确实需要群体频繁使用的通风不良场所,人员离开后可采用移动式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或化学消毒剂气溶胶喷雾消毒。另有北京某小学的校长告诉记者,该校正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才安装了紫外线灯。
2020年8月,为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国家卫健委联合教育部组织制定了《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文中提及,使用紫外线照射杀菌可进行空气消毒或物体表面消毒,适用于教室、图书馆、计算机房、宿舍、餐厅等场所消毒。
安徽一名从业20年的幼儿园老师说,她入职过的十几家幼儿园都安装了紫外线消毒灯,“小孩子容易生病,但凡暴发传染病,感染人数超过规定,要停课关园。”还有几名不同省份的幼儿园老师谈道,紫外线灯在建园之初就被采购了,园里每天都要开灯消毒,并写入工作记录中。
不过,新京报记者暂未在公开文件中查询到“中小学或幼儿园必须在教室安装紫外线灯进行消毒”的相关要求。记者以家长和办园人身份致电了国家卫健委、疾控中心及教育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均表示,尚未出台必须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教室消毒的国家统一规定,具体要求以各地方政策为准。
新京报记者与小学和幼儿园多名老师交流后发现,不同学校在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和管理上存在一定差异。有学校安装的是固定式紫外线灯,也有学校使用的是可移动式;有的由老师或后勤人员负责开灯消毒,也有的设置了自动定时开关。消毒时间则都安排在放学后等室内无人时段,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部分幼儿园还会拉上窗帘避免小朋友误入。
杀菌用紫外辐射源国家标准起草人刘忠强表示,不同的灯管,功率大小不一样,“一般而言,学校按照每立方配备1瓦到1.5瓦的功率,将紫外线灯装在2米高的位置,开半个小时可以达到消毒效果。”
由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发布的《学校消毒技术规范(试行)》指出,学校应设置专人或专业部门负责学校消毒工作的组织实施,定期对消毒相关人员进行消毒专业知识培训,对学校内的消毒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价,确保消毒工作质量。另外,采用紫外线杀菌灯消毒,应在室内无人状态下,采用悬吊式或移动式紫外线灯直接照射消毒。
刘忠强建议,学校应通过加装定时器或安排专人掌控紫外线消毒灯的开关,并为开关加锁,或把开关设置在消毒区域之外,与照明灯的开关和电路分开,以防人员误触误伤。
朵朵的额头正在经历蜕皮。受访者供图
事故背后的责任
3月21日,朵朵携带着皮肤药膏和防紫外线眼镜返校上课,蜕皮还没有全部完成,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将继续治疗并遵医嘱复查。
朵朵和同学们的遭遇不是个例。紫外线消毒灯引发过多起安全事故,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管理不善是常见原因。
据新快报报道,2024年4月,广东汕尾市凤山街道中心小学六年级教室内的紫外线消毒灯故障,导致50多名学生受伤;央广网报道,2020年9月,杭州星桥第一小学星乐校区,因教室内紫外线灯误开,100余名二年级学生的眼睛及身体部分皮肤被灼伤;中新网2018年消息,针对山西省太原市双星幼儿园老师误开紫外线灯使30余名幼儿皮肤损伤红肿蜕皮、视力普遍下降一事,家长们希望能鉴定此次紫外线照射对孩子身体产生的影响,同时为孩子们上一份终身保险。
已有不同声音指出紫外线灯并非教室消毒的必选项。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综合ICU主任叶盛在其抖音号的公开视频里表示,“紫外线消毒灯的杀菌能力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强。”他说,对教室进行紫外线消毒的效果非常有限,且由此造成的光性角膜炎具有滞后性,通常无法及时发现,因此呼吁各类机构和学校尽快拆除教学、活动区域的固定式紫外线灯。
李莎同样认为,学校里没有必要安装紫外线灯。一方面,紫外线消毒需满足一定条件,室内温度20℃-40℃,湿度50�0%,才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紫外线灯通常用来照射物表,空间消毒存在一定弊端,物体的堆放或折叠会影响消毒效果。
李莎说,紫外线照射也是华西第四医院以前的消毒方式,其间,人体不可以直接接触,还要专人负责开关。经多年迭新换代,如今该院取而代之的是人机共存消毒机、臭氧消毒、新风系统等。等离子空气消毒机、空气净化消毒机是可以实现人机共存的消毒机,用于室内杀菌消毒会更安全。
2018年,天津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制定印发的《中小学幼儿园紫外线消毒灯安全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学校教室、活动室一般采用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不推荐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无特殊需要,不安装固定的紫外线消毒灯,可以由学校统一配备管理使用安全型移动式紫外线消毒灯进行卫生消毒。
2020年9月,山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规范学校紫外线消毒灯管理使用安全工作的通知》明确,对经论证没有必要安装的要停止使用或拆除;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必须立即进行整改,对整改不及时造成伤害事故的,严厉追究有关单位及人员责任。
黎婷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朵朵的医疗费由家长垫付,校方称家长可将票据留存,用于保险公司报销。她希望学校书面道歉,并写保证书确保以后不会发生类似安全事故,如果孩子有因为此次事故而引发的疾病,学校终身负责到底,定期给学生体检。
“从法律层面来看,这类事件涉及多方面责任。”河北超群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红芳分析,紫外线消毒灯作为学校用于卫生消毒的设备,其管理与使用应遵循严格的规范流程,当学校未能妥善履行管理义务,侵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权,学校或将承担侵权责任。另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相关规定,教育部门可对学校及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整改要求或行政处罚。
若事故系设备故障引发(第三方责任),紫外线消毒灯供应商或维护方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受侵害学生往往难以与供应商第一时间接触,能够面对的就是学校,因此,学生可向学校要求赔偿,学校赔偿后可再向供应商或维护方进行追偿。
对于家长们希望的学校为学生购买终身保险或对学生终身负责,李红芳表示,紫外线消毒灯照射是否引发后续类似的疾病或者更严重的疾病,需做专门鉴定,有了直接因果关系,家长才可以向侵权人主张赔偿。
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应上游新闻称,教育局已敦促金水区艺术小学尽快和家长协商解决此事,同时已责令学校立即进行整改。
3月25日,黎婷告诉新京报记者,学校已通过班主任给她打款1000多元,报销了她垫付的部分医疗费用,“校长在18日找我协商,承诺收据上的费用都会报销,后续也会管,直到孩子看好为止。”
新京报记者 罗艳 实习生 刘香君
编辑 陈晓舒
校对 杨利